6个看似节省的习惯,容易增加患癌风险,看看你中几条?
说起癌症,我们往往是恐惧的,其实每个人都有癌细胞,只不过是每个人体内的癌细胞数量不同而已。我们常说的癌症来源于肿瘤,而肿瘤的形成又与人的营养、免疫能力和状态有关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不规律,形成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,这些习惯就是“百病”之源。虽然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,但有些事情是绝不可以“节省”,以下生活中的这些“节省”的习惯,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,看看你中了几条!
一、食物坏一点继续吃
水果烂了一小块,面包长了一点霉菌,甘蔗一小段变质了……有的人认为只要把坏掉的部分切除干净,好的地方还可以吃。食物发霉是由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。霉变水果的可见霉斑只是“冰山一角”,霉菌和毒素早已扩散至内部。因此,即使切除霉变部分,剩余部分也不宜食用。此外,食用发霉食物可能导致肠道不适、过敏反应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。而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——真菌毒素,可引起中毒、免疫缺陷、致癌、致畸等健康危害。?

二、怕浪费常吃剩饭剩菜
很多人非常节约粮食,吃不了的饭菜,经常就放在冰箱里面,第二天、第三天还在继续吃。偶尔吃一顿没关系,但如果长期吃剩饭剩菜,就可能带来危害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经常吃高盐、腌制食品、剩饭菜。剩饭菜等是胃癌的“推手”,胃癌更易盯上“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”。

三、木筷子长期不更换
一双筷子使用几年是不少家庭常有的事,并且很多家庭使用的是竹筷或木筷,竹制品与木制品两种产品是霉斑最喜欢的生存环境,且只要环境不干燥、物质本身湿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,仅需一天时间即可生成。发霉的筷子上可能有黄曲霉毒素,是一种致癌物,与肝癌相关。

四、食用油太久继续吃
不少人认为,食用油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食用,其实不然。食用油一旦开封,3个月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,开封3个月还没有吃完的油,就相当于一个危险致癌因素。油脂氧化和酸败后,常含有黄曲霉毒素污染,会产生一股“哈喇味”,加热时烟大、呛人。

五、反复使用回锅油
油炸食物会用很多油,为了不浪费,有的家庭会使用剩下的油,继续炒菜用。炸过食物的油看着没有什么异样,殊不知,油经过高温加热,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,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,致癌物会急剧增加。

六、不舍地开抽油烟机
有些人做菜习惯用大火爆炒,为了省电,又舍不得用抽油烟机,这时就会吸入大量油烟。厨房油烟对人的影响,从小了说对鼻、眼、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,可引起鼻炎、咽喉炎、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,长期油烟的吸入还可以导致慢阻肺。此外,厨房油烟也是引发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