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爱耳日,千万不要再做这些伤耳动作了!
全国爱耳日
3月3日,我们即将迎来第26个全国“爱耳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健康聆听,无碍沟通”。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,然而,听力损失却正在悄然侵袭着越来越多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。让我们借此机会,关注听力健康,学习护耳知识,共同守护清晰的世界。
PART01
听力损失: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
听力损失并非只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近年来,由于环境噪音污染、不良用耳习惯等因素,年轻人出现听力损失的比例逐年上升。听力损失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沟通交流,还会导致孤独、抑郁等心理问题,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。
一、儿童
儿童听力损失会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,造成言语障碍,就是我们常常说的“十聋九哑”的原因。听力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养成、智力发育等,所以对于儿童期的孩子来说,无论听力损失多少,都需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。
二、青少年
青少年时期的听力损失,会影响青少年学习、理解、沟通和交际能力以及心理健康,甚至会影响将来就业、婚育、生活和社会的融合。
三、中老年
中年和老年时期的听力损失主要造成沟通障碍,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,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处于听力损失状态下,渐渐失去交流能力,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,神经退行性变化,加速大脑老化的进程,增加老年痴呆可能性。其中老年性聋的危害更为严重。

PART02
伤耳习惯,你中招了吗?
长时间佩戴耳机,音量过大:这是导致年轻人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建议遵循“60-60”原则,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%,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。
经常掏耳朵: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异物的作用,频繁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,甚至引发感染。
忽视噪音环境:长期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,如KTV、酒吧等,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滥用药物:一些药物如链霉素、庆大霉素等具有耳毒性,使用不当会导致听力下降。
PART03
爱耳护耳,从点滴做起
减少噪音暴露: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,必要时佩戴耳塞或耳罩。
安全使用耳机:选择质量合格的耳机,控制音量和佩戴时间。
正确掏耳朵:不要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朵,如有不适,及时就医。
预防耳部感染:保持耳部清洁干燥,避免污水进入耳道。
定期检查听力:尤其是高危人群,如老年人、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人群等,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。

听力健康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,积极预防听力损失,共同营造一个关爱听力健康的社会氛围。
小贴士:
如果您出现耳鸣、耳闷、听力下降等症状,请及时就医。让我们一起,用心聆听世界的美好!